魯昕會長:適應新技術和產業變革需要,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召開
發文:防城港市理工職業學校   發布時間:2022-04-19   訪問量:932

各分支機構、會員單位的同志們:

全國兩會剛剛閉幕不久,我們在這里召開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貫徹落實《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點》部署會,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2022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點,對于我們提高站位、明確方向、梳理思路、聚焦重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把握職業教育發展新的方位。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提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五條必由之路”和“六個工作要求”。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時,對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推動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提出要求。3月14日,教育部召開黨組擴大會學習貫徹2022年“兩會”精神,懷進鵬同志從“助力偉大復興”“補齊教育短板”等六個方面,提出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的具體要求。我們要把學習貫徹“兩會”精神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結合起來,以服務強國建設尤其是制造強國建設為戰略方向和重點,促進職業教育同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要求相適應、同人民群眾期待相契合、同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

貫徹落實教育工作要點,把握職業教育發展新的定位。2022年1月16日,2022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強調,在“兩個大局”背景下,教育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必須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長遠看教育,準確識變、主動求變、積極應變,抓住重大機遇,開創教育新局面。會議提出的五個“深刻認識和把握”尤其是“要大力發展適應新技術和產業變革需要的職業教育”的新論述,為實現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明確而具體的發展導向、政策舉措和工作方法。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第五屆理事會自成立以來,始終對接新技術和產業變革,堅持“四個面向”,對各分支機構進行了結構性調整、戰略性重組,成立了微電子專業技術委員會、高端裝備制造專業委員會等領域的分支機構,引領職教戰線走在前列。

剛剛,劉建同秘書長報告了學會學習貫徹教育部工作要點的思路,謝俐和宋磊兩位司長分別從職業教育、繼續教育、教師工作等方面提出了2022年重點工作,為我們開展具體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路。大家要用心體會、深刻理解、盡快消化,依托學會“十大工作載體”,將這些工作要點和重點落實到具體工作中。

2022年,學會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尤其是職業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堅持從政治上看職業教育、從民生上抓職業教育、從規律上辦職業教育,聚焦“大力發展適應新技術和產業變革需要的職業教育”這條主線,緊緊圍繞中心、扎實服務大局,將《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點》部署落到細處、落到實處、落到深處。現在,我就開展好學會今年的工作,談八個方面。


(一)深化產教科城融合,辦好世界職教博覽


按照教育部“打造職業教育大型展覽和世界一流的產教合作國際公共產品”的定位,把辦好世界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博覽會作為學會2022年的首要任務。博覽會要在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組委會領導下,堅持“國際性、公益性、服務性、廣泛性、有效性”的基本原則,瞄準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技術、智能制造、高端裝備等新技術創新應用,服務數字化升級、智能化升級、綠色化發展等產業變革需要,展示職業教育在服務國家戰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展示中國職教與世界職教發展的同頻共振。博覽會擬設立“產教科融合展”“省市區成果展”“數字教育資源展”“國際職業教育展”等4個展區,同期舉辦“前沿科技發展與成果轉化”“青年科學家與青年教師論壇”“新技術新產業發展”等3個論壇。通過博覽會,向世界職業教育的改革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方案。


(二)強化數字技術賦能,提升職教教師能力


把新技術師資培訓作為重要工作抓手,圍繞高端制造業和制造服務業,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職教師資隊伍。一是繼續辦好新技術系列職業教育師資培訓,聯合中國農業大學、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華為、科大訊飛等戰略合作伙伴,舉辦微電子技術、工業互聯網、5G、現代農業等職教師資培訓。二是開展西部“數字工匠”師資培訓計劃,圍繞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數字經濟重點產業,課程鏈式銜接、線上線下結合、崗課賽證融通,以數字工匠之師培養為支點,銜接西部地區數字經濟教育鏈、人才鏈和產業鏈、創新鏈。三是落實與職成司、教師司等司局有關職教師資培養培訓的合作方案,產教科深度融合,搭建“青年教師+青年科學家+企業技術專家”雙師型職教師資人才服務平臺,培育“工匠之師”。


(三)適應數字經濟發展,著力開展課題研究


當前,數字經濟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論述,圍繞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數字中國建設,數字經濟催生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新職業,以前沿課題為牽引,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跨學科、跨領域、跨區域組建研究團隊,開展數字經濟時代職業教育轉型發展研究,職業教育對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的貢獻研究,數字經濟時代技術技能人才供需精準對接機制研究,數字技術、應用場景與職業教育教學改革融合研究等課題,探索職業教育如何更好適應、服務、支撐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為優化專業結構、課程設置、教材開發、師資培養等提供決策案例示范和理論指導。


(四)堅持跳出教育談教育,匯集各方支持職教


堅持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長遠看教育,多元跨界融合、廣泛凝聚共識,形成助推教育改革發展的合力。廣泛團結動員兩院院士、經濟學家、青年科學家、頭部科技企業家等社會各界關注并支持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圍繞“卡脖子”技術、先進制造業和制造服務業、職教文化自信,舉辦第三屆新時代卓越匠心文化論壇和光子智造、智慧農業、智能網聯汽車等高端論壇,搭建新理念新技術前沿陣地與落地載體。加強與各省級職教學會的溝通協調,形成良好的信息共通和資源共享長效機制,在加強智庫建設、深化“三教”改革、重塑職教生態等方面協同合作。開展“新時代好匠才”“技能成才強國有我”等活動,挖掘宣傳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的典型事跡,大力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


(五)推進新版專業落地,抓好說課程說教材


以推進新版專業目錄落地作為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構建高質量職業教育體系的切入點,聚焦先進制造業技術技能人才缺口,把握教育質量生命線,突出教師素質、教材改革、教法創新重點,著力提高職業教育內涵質量。堅持場景引領,圍繞新版專業19個大類,系統設計和舉辦24期“說專業?說課程?說專業群?說教材”研討會,用數字技術改造賦能職業教育,覆蓋全國中職、高職專科、高職本科一體化設計的職業院校一線教師,著力提升職教師資數字化教學能力。強化類型特色,推動補知識化短板工作,舉辦2期“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方案適應數字經濟發展”論壇,引導職業院校思考“為何補”“補什么”“怎么補”,并落實在人才定位、培養方案、教學標準、課程設置等方面。辦好“中國職教大講堂”“中國職教云說課”。


(六)瞄準技術產業變革,加強學會智庫建設


以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新發展理念、數字經濟、新技術、技術人才、職業教育等的重要論述為指導,深刻認識和把握現代化經濟體系轉型升級對職業教育的迫切需求,圍繞“智庫型”學會建設定位,從戰略定位、戰略方向、戰略重點、戰略安排、戰略舉措等方面,深入研究強國建設背景下現代職業教育支撐高質量發展要解決的重大理論問題,推動職業教育理論創新。圍繞教育部重點工作,瞄準技術變革和產業優化升級方向,開展職業教育按專業大類差異化生均撥款制度研究、中職學校和高職院校辦學能力評估研究、先進制造業現場工程師培養路徑與對策研究、職業教育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途徑與措施研究、職業教育知識技術技能建設研究、元宇宙技術教育應用研究、職業教育產業貢獻研究等重大課題,推出一批高質量智庫成果。


(七)服務國家重大需求,推進數字資源建設


基于數字經濟時代人才需求,對標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2022年,學會在前期工作基礎上,產教科協同打造三大數字化資源平臺,著力推進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一是建設數字化人才實訓基地。聚焦數字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按照“場景引領、科技布局、崗位切入、能力導向”的理念,提供與新專業相匹配的新技術場景應用與實訓環境。二是建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聯合中科院計算所,組織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委員會,打造集理論教學、應用實驗、項目實訓、科研創新和成果轉化為一體的科教產融合平臺。三是建設職業教育國家“公有云”數據存儲平臺,依托中科院計算所南研院“信息高鐵綜合試驗基礎設施項目”,為職業教育數字化資源庫建設提供更為安全可靠的信息基礎設施和數據存儲平臺。布局“東數西算”國家重大工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


(八)著眼制造業競爭力,優化分支機構建設


瞄準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等強國建設目標,聚焦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不斷激發分支機構活力、發揮協同效能、提高服務能力。一是圍繞解決芯片、高端裝備、新材料、種源等“卡脖子”領域技術技能人才供給問題,指導微電子技術專業委員會、高端裝備制造專業委員會、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委員會、增材制造技術研究院、現代農業職業技術教育專業委員會等高水平開展工作。二是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助力安全、新能源、“雙碳”等領域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水平成立網絡安全專業委員會、工業互聯網技術專業委員會、智能網聯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工作委員會等工作載體。三是充分發揮以兩院院士、青年科學家、頭部科技企業家、教育家等為主的專家指導委員會作用,引領分支機構高質量科學發展。

同志們: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針已經指向21世紀第三個十年,我們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教育部黨組的堅強領導下,秉持“政治強會、學術立會、服務興會、依法治會”的辦會宗旨,凝心聚力辦大事、轉變作風辦實事,以“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姿態和“一茬接著一茬干”的擔當,為大力發展適應新技術和產業變革需要的職業教育做出更大貢獻,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謝謝大家!



   來源|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


防城港市理工職業學校 版權所有
ICP備案: 桂ICP備2022002836號
桂公網安備 45060302000062號 地址:廣西防城港市防城區江山半島科教園區
郵編:538021 電話:0770-3255663 電子郵箱:fcgslg@126.com
99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热麻豆|久久久久青草线蕉亚洲麻豆|天天摸夜夜添久久精品麻豆|麻豆成人精品国产免费防城港市理工职业学校